目前分類:機油相關 (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機油是以基礎油和添加劑混和而成,基礎油(即油基)分為礦物油(mineral oil)和合成油(synthetic oil)和植物油三種。

1.礦物油:礦物油是從原油提煉而得,也就是原油提出了油氣、汽油、柴油、煤油、重油之後,接著提煉出礦物油,最後留底的是瀝青。礦物油顏色透明微帶淺琥珀色,就像沙拉油的顏色一般。有一種礦物機油是從廢機油回收過濾之後蒸餾氫化重製,價錢非常便宜,其顏色是深棕琥珀色。通常礦物機油很便宜,一罐約百元以下,因為礦物油較容易氧化,使用壽命約2500–4000公里/三個月,以先到者為準就要換油,跑長途者換油里程可於約4000公里換油,常跑市區者約2500公里換油。

s061506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工程師學會SAE(Society of American Engineers)制訂引擎用機油規格如表一所示,分為低溫氣候使用之機油如0W~25W (W表示winter冬天低溫氣候),還有夏天高溫氣候使用之機油#20~#60,在此#60因個人取得資料不足未列出。

表一:符合SAE規格之DIN51511規範

s061506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PI

API是最常見的機油認證規範標示,他是American Petroleum Institute美國石油工程學會的縮寫,通過API測試認證的油品可以在機油瓶身標籤打上API的雙環標誌,他區分機油等級標準主要依據油品的低溫流動性、高溫清淨性、擴散過濾性、氧化穩定性、耐磨耗性、防腐蝕及防鏽性、觸媒相容性以及環保要求(這個部分後面會再提到),目前共有SA、SB、SC、SD、SE、SF、SG、SH、SJ、SL、SL 11種等級,而以SL為最新等級。S所代表的是汽油引擎,後面的英文字母為其等級等級區別,一般在罐身上所看到的標示方式為SJ/CF,斜線後的C所指的則是柴油引擎,分級方式與亦同,即字母順序越後面所代表的等級越高。

s061506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在常溫時(一般平常溫度)是無法分辨機油的好與壞,一般機油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變化(越來越稀),最後變成水一樣沒有油膜因此機件(金屬與金屬互相摩擦)很容易磨損,好的機油因有加入添加劑所以即使在高溫的環境中仍然有一層油膜保護,因此機件(金屬與金屬互相摩擦)不容易磨損,由於機油也會隨著使用時間而劣化,所以機油必須定期更換。

所謂的添加劑與特殊配方是哪些東西?

s061506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基礎油的製法與引擎潤滑油的種類

不單是引擎潤滑油,所有的石油製品都是將原油經由蒸餾過程所產生的。而基礎油也是這樣製成的。潤滑油品製造以基礎油基 (Base Oil) 與添加劑調製而成,一般分為「全合成油」、「合成油」、「礦物油」,係以其基礎油的油基作分類。

s061506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01. ERG系列.jpg 

黏度是潤滑油最重要的單一性質,但不能單靠黏度去判斷油品的好壞(黏度大小不等於品質)

s0615061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